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2014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题专练第4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4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8/29 11:24:5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四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选择题
1.“网络反腐”“海推直选”“阳光政府”等热词折射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态势。这说明(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相互制约
【解析】“热词折射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态势”体现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意识的反作用,A项排除;材料也没有经济基础的信息,B项排除;D项“相互制约”表述错误。
【答案】C
2.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错,是当前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以耻为荣、以廉为耻的错误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解析】该题考查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故舍A项取B项。错误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项错误。D项不合题意。
【答案】B
3.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