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选择题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A.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
B.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
C.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
D.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
【解析】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A、B、C三项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性活动,排除;D项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活动。
【答案】D
2.“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下面对这一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真实可靠
D.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析】“观高崖”“临深渊”“观巨海”都是实践活动,三个“知”属于认识,材料说明没有这些实践活动,就不会产生那些认识,故选B项。A项错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我们获得认识的途径,二者都很重要。C项错误,认识不一定真实可靠。D项不符合题干含义。
【答案】B
3.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是利用日全食的机会获得的。最著名的例子是1919年的一次日全食,它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英国天文学家艾丁顿的观测结果与爱因斯坦事先计算的结果十分吻合,从此相对论得到世人的承认。这说明了(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