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选择题
1.某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元,人均住房面积23平方米,家庭计算机普及率40%。这表明( )。
A.该市居民的生活消费已由贫困上升为温饱
B.该市居民已达到非常富裕的程度
C.该市居民已实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
D.该市居民已实现全面小康
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其成名作《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到,国家的国民经济由两类性质不同的部门即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构成,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简化如下表:
|
传统经济部门
|
现代经济部门
|
技术状况
|
近乎停滞
|
不断创新
|
管理状况
|
依赖经验
|
依赖制度
|
劳动力状况
|
平时过剩
|
无绝对过剩
|
资本状况
|
财产缺乏流动性
|
财产充分流动
|
此模型对我国实现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启示主要是( )。
A.促进传统产业科技进步
B.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C.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D.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
【解析】材料突出“城乡之间”,双方各有特点,宜加强交流,D最符合题意。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