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中共十八大在北京举行 ②2012年我国经济工作坚持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 ③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举行 ④欣赏《中国好声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①属于政治现象,②是经济现象,不能称之为文化,因此应排除①②。③是体育,④是文艺,因此③④都属于文化现象。
2.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说明( )
A.要通过教育和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B.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C.文化活动就是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
D.道德水平是文化素养高低的唯一标志
解析:选A。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B项错误。文化活动包括文化的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并不单纯是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C项错误。道德水平并不是衡量文化素养高低的唯一标志,D项错误。
3.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解析:选C。礼仪是交往的产物,体现了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等逐步培养出来的,③入选。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 结,体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①入选。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实质,也没有体现具体的文化现象,②④不选。
4.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词:人民、实践(劳动生活)、音乐。①②④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三者的关系,为正确选项。③中的内容缩小了文化概念的外延,表述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