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专题评估检测(十三)
专题十三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
①列强侵略的加剧 ②西方文化的渗透
③崇洋风气日盛 ④政府的大力倡导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2.(2012·皖南模拟)上海妇女服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处于相对低调时期,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妇女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上海的妇女服饰成为全国流行的模板,左右着外地城市妇女服饰变化。上海能够左右外地城市妇女服饰的主要原因是( )
A.是中国主要经济政治中心
B.改革开放后上海经济地位增强
C.上海人开放意识领先全国
D.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
3.下列诗词中,能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风尚的是( )
A.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
B.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
C.雪亮玻璃窗洞圆,香花爆竹霸王鞭
D.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4.(预测题)20世纪初,中国某征婚广告写道:“(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下列对材料评述正确的是( )
A.强调女子“不缠足”说明当时封建制度已被推翻
B.提出夫妇“可离婚”说明妇女解放潮流已经兴起
C.强调女性“须识字”说明当时掀起扫盲运动
D.提出“女可再嫁”说明新文化运动已经爆发
5.右面图片是中国目前最早记录“妇女解放”的画报(1920年10月出版)。最能表达画面中当时中国妇女解放现状的诗句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
B.无可奈何花落去
C.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万马齐喑究可哀
6.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7.“电话‘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课,从中我们可以了解( )
A.电话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当时新式学堂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C.当时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