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六)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图为某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角,之所以能出现这个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学生的示威游行 B.工人的广泛参与
C.商界的积极响应 D.北洋政府主动配合
2.(易错题)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 )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
②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
③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公之于众
④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3.(2012·宁波模拟)《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 )
A.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的办学思想
B.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D.中共一大制订的最高纲领
4.陈独秀说,中国共产党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悬在半空,到中国共产党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国共产党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