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单元检测(含详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应(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从徐志摩生活的时代24岁以前是1920年前,这段时间刚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而从题干他所追求的是相对论和民约论,即科学和民主。由此判断B项正确。A、C、D各项与材料不符。
2.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从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观点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观点相一致,故A项正确。B、D两项的说法与材料反映的观点不符,C项在题干信息中不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