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单元检测(含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普京谈到柏林墙时表示,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种阻挡工事和分界线,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她为什么能够屹立成百上千年?因为她保护了人民,而柏林墙却分离了人民。”下列对长城和柏林墙命运不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B.中国的万里长城因是民族象征而闻名
C.柏林墙因象征“冷战”而令人痛恨
D.普京比较两者的用意在于重视民心所向
[答案] A
[解析]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中国的长城显然不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故选A项。
2.某同学对美苏冷战的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他可阅读的与此相关的文献资料有( )
①《四月提纲》 ②《杜鲁门回忆录》
③《战争与和平》 ④《柏林墙的故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四月提纲》是列宁在1917年发表的,《战争与和平》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家托尔斯泰的作品,故排除①③。“杜鲁门”“柏林墙”是冷战时期经常出现的名字和名词。
3.“民主,有多少罪恶假汝名以行之。”下列现象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行民主价值观
B.北约提出“人权高于主权”,轰炸南联盟
C.多国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参与打击海盗
D.杜鲁门提出抵抗“极权主义”,援助“自由国家”
[答案] C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题干中的材料,材料说明有些国家或者组织借推行民主之名,打着人权的幌子,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而多国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参与打击海盗是合法的国际活动,是正义行为。
4.1946年7月,美国代表在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世界上的原子能发展和使用,要由一个国际原子发展机构来管制,任何把核燃料用于武器发展的违约行为都将受到严惩。在该机构建立起管制之后,将终止制造原子武器,销毁现存的所有储备。其主要目的是( )
A.由联合国控制核武器及技术 B.促进各国和平利用核能
C.实现美国垄断核武器及技术 D.避免美苏进行军备竞赛
[答案] C
[解析] 二战后,美国依仗强大的军事实力,推行称霸世界的政策,材料中的信息体现了美国垄断核武器及技术以称霸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