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3月19日进行了大地震发生以来的首次空气取样。结果表明,福岛第一核电站内131I浓度超标。下列关于I的生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状腺激素是唯一含I的激素
B.碘盐有利于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C.空气中131I浓度超过一定标准会引起疾病
D.人体多补I有利于身体健康
解析 甲状腺激素是人体内唯一含I的激素,人体内缺I,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I摄入量过低会引起碘缺乏症,但I过量也会对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131I具有放射性,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一定标准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答案 D
2.下列有关细胞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测得某种有机物分子的主要元素组成及其含量分别是C:92.393%;O:3.518%;N:2.754%;H:1.214%;S:0.006%;Fe:0.006%,该有机物最可能是蛋白质
B.在一个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是不变的,无机物的含量变化比较大,特别是水的含量变化最大
C.无论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的含量最多
D.假定一个细胞中的含水量保持不变,适当提高温度会使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例减小
答案 B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
B.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水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
解析 光合作用中C元素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光合作用中H2O中的O以分子状态释放出去,有机物中的O来自CO2;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生成ATP,暗反应消耗ATP,故A、C、D皆不正确;叶绿素中含N,没有N不能形成叶绿素,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所述正确。
答案 B
4.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 )
A.抗体和糖蛋白 B.纤维素和脱氧核糖
C.性激素和tRNA D.质粒和呼吸酶
解析 抗体、糖蛋白、呼吸酶均属于蛋白质,都含有C、H、O、N等元素。纤维素和脱氧核糖都含C、H、O三种元素。性激素含有C、H、O三种元素,tRNA和质粒都含有C、H、O、N、P。
答案 B
5.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动物细胞则不能
B.给黑暗中的植物浇灌含18O的水,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C.人由30 ℃的环境走进10 ℃的环境后,排尿量会增加
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利于越冬
解析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动物细胞也能发生渗透作用;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人进入到低温环境中后,汗液量减少,所以排尿量会增加;越冬时,植物细胞代谢活动减弱,所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答案 C
6.广告语“聪明的妈妈会用心(锌)”道出了锌的重要性,研究发现生物体内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这说明无机盐( )。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解析 新陈代谢需要酶的催化,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所以说明无机盐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答案 C
7.右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①②③④依次为 ( )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B.蛋白质、水、脂质、糖类;O、C、N、H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解析 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85%~90%,其次为蛋白质,占7%~10%,脂质占1%~2%,糖类和核酸占1%~1.5%;细胞中的主要元素有C、H、O、N、P、S等,其中占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余依次是C、H、N、P、S等。图中显示②最多,①其次,③较少,④最少,故②为水或O,①为蛋白质或C。
答案 D
8.在探索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环节,因为水在生命中的意义表现为( )。
A.是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在生物体内可以流动
C.能与蛋白质结合
D.生化反应要在水中进行
解析 在生物体内任何生化反应都要在水中进行,这是水的最重要功能。
答案 D
9.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实验材料均较合理的一组是 ( )
A.韭菜叶、豆浆、大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B.梨、鸡蛋清、花生子叶、口腔上皮细胞
C.苹果、花生子叶、大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解析 选择实验材料时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该物质含量丰富;二是材料本身是无色或接近白色,防止材料本身颜色的干扰。鉴定还原糖时可以选用苹果或梨,鉴定蛋白质时可以选用鸡蛋清、大豆或豆浆,鉴定脂肪时常选用花生子叶,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以选用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答案 B
10.根据表中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O 耗氧量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
脂肪 75% 13% 较多 较多 X
糖类 44% 50% 较少 较少 Y
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B.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
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
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
解析 糖类和脂肪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75%-13%=12%,糖类中H的比例是1-44%-50%=6%。且脂肪中比值大,故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氧化分解耗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