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凡厥衣冠(冠族华胄),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宋书·恩幸传序》)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 )
A.是汉朝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C.门第出身决定官品大小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时期
|
两宋
|
明清
|
项目
|
50%以上的进士
|
43%的进士
|
任官前出身
|
平民
|
贫寒家庭
|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3.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4.选官制度的优劣会极大地影响各时代的政治稳定性。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可以让穷人的子弟进入统治阶级的队伍
B.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最好的选官制度
C.科举制能够选拔出一些真正的人才
D.科举制在中国存在了约1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