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 选修2 专题一
1.2012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一开幕式时表示,“经济的增长应当与收入增长同步,因为大多数人民群众相对GDP的增长,更关心自己的收入”。他强调:“如果我们的GDP无法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那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并不利于发展,也不利于稳定。”
运用斯密的有关经济理论,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2.(2012·浙江高考)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人们追求自我利益的本性从未改变。正是由于这种逐利本性,百姓日常所需物品的价格提高,市场上的供给会随之增加,价格下降供给会随之减少。这样,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和管理人员可以各守其业,尽其能,得所欲,这一切就好像冥冥中有一个高明的指挥者在指挥他们这样做一样。因此,良好的政府应该对这种人类本性因势利导,有所规范,而不是与民争利。
结合材料,分析司马迁上述观点与斯密经济思想的相通之处。
解析:本题以司马迁的经济观点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学常识中斯密的政策主张,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审题时抓住题干材料中“自我利益的本性”、“高明的指挥者”、“因势利导”等“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从材料中寻找司马迁和斯密在经济主张上的共同之处,灵活运用斯密的政策主张分析具体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