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
C1 钠及其化合物
10.D4 C3 C1 D1 C5 D5
[2013·广东卷]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叙述Ⅰ
|
叙述Ⅱ
|
A
|
NH4Cl为强酸弱碱盐
|
用加热法除去 NaCl中的NH4Cl
|
B
|
Fe3+具有氧化性
|
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
C
|
溶解度:CaCO33)2
|
溶解度:Na2CO33
|
D
|
SiO2可与HF反应
|
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
10.D [解析] NH4Cl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NaCl加热不分解,因此可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与NH4Cl为 强酸弱碱盐无关,叙述Ⅰ、Ⅱ均正确,但无因果关系,A项错误;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是因为Fe3 +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的Fe(SCN)3显红色,与Fe3+具有氧化性无关,陈述Ⅰ、Ⅱ均正确,但无因果关系,B项错误;溶解度CaCO33)2,而溶解度Na2CO3>NaHCO3,陈述Ⅰ正确,陈述Ⅱ错误,C项错误;HF是唯一能与SiO2反应的酸,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则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陈述Ⅰ、Ⅱ正确且有因果关系,D项正确。
7.C1 D5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7.C [解析] 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是先利用NH3将食盐水饱和,然后通入CO2,溶解度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