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十九)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56年的中共八大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二者的共同点是( )
A.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B.决定变革生产关系
C.思想上拨乱反正 D.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2.(2012·中山模拟)山西昔阳的“大寨精神”,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是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作家凌志军在《1978——历史不再徘徊》一书中的第五章标题是:“昔阳到凤阳”。这一标题包含的含义有( )
①昔阳的“大寨精神”已经辐射到贫困的凤阳
②昭示了历经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已走向尽头
③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将发生重大的变革
④凤阳小岗村的星火将成为取代大寨旗帜的烈焰
A.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2·安徽六校模拟)根据右图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村政治体制改革
B.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乡镇政府政治体制改革
C.四川开始进行全面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乡镇政府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把企业搞活
4.(2012·长春一模)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下列对于我国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B.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C.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