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编辑
【山东专用】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讲专练:第23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化学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 文件大小612 K
    上传用户olnyliu
  • 更新时间2013/7/24 20:21:2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第23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基础热身
1.[2012•开封四模] 为了探索外界条件对反应aX(g)+bY(g)cZ(g)的影响,以X和Y物质的量比为a∶b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图K23-1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图K23-1
A.ΔH>0,a+b>c    B.ΔH>0,a+bC.ΔH<0,a+b>c D.ΔH<0,a+b2.为了研究温度对苯催化加氢的影响,以检验新型镍催化剂的性能。采用相同的微型反应装置,压强为0.78 MPa,氢气、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1。定时取样分离出氢气后,分析成分得如下表结果:

温度/℃ 85 95 100 110~240 280 300 340
质量分
数(%)
苯 96.05 91.55 80.85 0 23.35 36.90 72.37
环己烷 3.95 8.45 19.15 100 76.65 63.10 27.6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温度超过280 ℃,苯的转化率迅速下降,可能是因为该反应为吸热的可逆反应
B.在110~240 ℃苯的转化率为100%。说明该镍催化剂活性较高,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催化而且不发生副反应
C.增大压强与提高氢气、苯的物质的量比都有利于提高苯的转化率
D.由表中数据来看,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苯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
3.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A B C D
研究目的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平衡体系增加N2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图示




4.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以下变化或采取的措施,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
①加入一种反应物,②增大体系的压强,③升高温度,④使用催化剂,⑤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③⑤ D.①②③
5.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关于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只有在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能力提升
6.[2012•厦门模拟] 往2 L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在三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g)2NO(g)+O2(g),实验测得N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不考虑生成N2O4)。

浓度(mol•L-1) 0 10 20 30 40 50
实验1/800 1.00 0.80 0.65 0.55 0.50 0.50
实验2/800 1.00 0.70 0.50 0.50 0.50 0.50
实验3/850 1.00 0.50 0.40 0.15 0.15 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2比实验1使用了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B.实验2比实验1的反应容器体积减小
C.实验2和实验3可判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实验1比实验3的平衡常数大
7.可逆反应A(g)+BC(g)+D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D不一定是具有颜色的气体
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B、D必是气体
C.升高温度,C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若B是气体,增大A的浓度会使B的转化率增大
8.[2012•天水模拟] 下列叙述与图像对应符合的是(  )
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N2(g)+3H2(g)2NH3(g),图①表示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的NH3,平衡逆向移动
B.由图②可知p2>p1,T1>T2
C.图③表示的方程式为2A===B+3C
D.对于反应2X(g)+3Y(g)2Z(g) ΔH<0,图④y轴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

图K23-2
9.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aA(g)+bB(g)cC(g)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图K23-3所示(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转化率,φ表示体积分数):
 
图K23-3
分析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像反应Ⅰ中,若p1>p2,则此正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的反应,也是一个气体分子数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的反应,由此判断,此反应自发进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像反应Ⅱ中,T1____T2(填“>”“<”或“=”),该正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在图像反应Ⅲ中,若T2>T1,则此正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的反应。
(4)在图像反应Ⅳ中,若T1>T2,则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挑战自我
10.[2012•湖南四市联考] 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 Δ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定体积为2 L的恒温密闭玻璃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K23-4所示。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________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图K23-4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2)①前10 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________mol/(L•min)。
②0~15 min,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b)=________。
(3)反应25 min时,若只改变了某一个条件,使曲线发生如上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