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 第3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以上材料反映了 ( )
①竹简和丝帛是重要的书写材料,但使用不便
②“蔡侯纸”材料易得且便宜
③汉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④造纸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体写成《梦溪笔谈》,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学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 (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司南
3.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赞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 ( )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火药的发明
C.纸的发明 D.指南针的发明
4.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 )
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
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