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
①热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强 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混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 ③溶洞、珊瑚的形成 ④碳酸钡不能作“钡餐”而硫酸钡则能 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①⑤是水解平衡原理。
答案:A
2.一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钙的悬浊液中,存在如下溶解平衡关系:Ca(OH)2(s)Ca2+(aq)+2OH-(aq)。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Ca2+数减小 B.溶液中c(Ca2+)减小
C.溶液中c(OH-)增大 D.pH减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Ca(OH)2饱和溶液加热,溶液的pH和KW均增大
B.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C.某离子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D.某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该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
解析:温度升高,KW增大;由于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升温c(OH-)降低,pH减小,A错。对于组成相似的难溶电解质,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对于组成不相似的难溶电解质则不一定,B错。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时,表明该离子沉淀完全,C错。CO2、NH3等物质溶于水能导电,只能说H2CO3、NH3•H2O是电解质,而CO2、NH3为非电解质,故D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