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4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点、线、面”专题复习课4专题测评强化训练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33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7/17 9:23:1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1.在古代中国,农业被统治者看作是立国之本。下列关于中国古代 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中国早在七八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就形成了农耕经济 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③古代中国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④唐代的曲辕犁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中国的农耕经济最早出现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①说法错误。故C正确。
2.(2013·临沂高三期中测试)唐初规定:凡是 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均田农民纳绢布代役的规定有利于刺激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3.(2013·雅礼中学质检)中国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
A.造成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
B.主要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有关
C.是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
解析:选C。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从材 料“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可以反映不重视商品关系;从材料“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可以反映只重视农业,故C正确。
4.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千克增加到119万千克,白银从700万千克增加到2140万千克。西班牙物价上涨最多最快,16世纪时平均上涨4.5倍,其中粮价上涨5倍 。英国、法国、德国一般上涨2倍到2.5倍。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欧洲矿产开采和冶炼业的发展
B.欧洲国家对外扩张造成的物资紧缺
C.欧洲国家对殖民地贵重金属的大肆掠夺
D.欧洲国家对殖民地大规模输出商品造成物资紧缺
解析:选C。结合材料中“16世纪”和“西班牙物价上涨最多最快”等信息可知,欧洲国家对殖民地的掠夺使金银等贵重金属大量流入,导致金银贬值、物价上涨。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欧洲矿产开采和冶炼的信息,排除A项;16世纪欧洲国家通过对外扩张掠夺了大量财富,B项错误;16世纪欧洲处于工场手工业时代,商品生产能力有限,不会出现对殖民地大规模输出商品的现象,D项错误。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