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这一“对外体制”( )
A.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
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
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
D.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
2.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3.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备受列强凌辱,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世界形势,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逐渐将中国引向近代化的道路。中国迈出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是( )
A.林则徐编译《四洲志》
B.魏源编撰《海国图志》
C.洋务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D.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