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人民版)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必修二)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81 K
    上传用户jxzywjxzyw
  • 更新时间2013/7/7 18:22:2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
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唐代元稹《估客乐》:“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诗中反映出当时(  )
①商帮的活动范围很广 ②长安城是重要的商贸城市 ③市场设置不受地点限制 ④民族间经济交往频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
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4.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叙述。材料一出自《新唐书》:“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材料二选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  )
A.两则材料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出现“夜市”
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情况不同,因此两者并不矛盾
D.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