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太平天国胜利后)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害人之物为禁。今后……还可以成为亲密的朋友”。这表明太平天国政权( )
①反对西方国家支持清政府 ②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 ③反对外国人侵略中国 ④希望西方各国与太平天国结成同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能够支持此观点的史料是( )
A.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哀叹:“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B.《贼情汇篡》记载:“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茧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
C.《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D.洪秀全著书《原道醒世训》,宣传“皇上帝是唯一真神,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3.“但是许多事一开头就注定要失败,中国社会好像是准备好了要诞生一个新的朝代,不过19世纪的外部环境,却造成了一次流产。”材料中的事件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 D.洋务运动
4.(2013•福建南安模拟)李泽厚这样评价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人物:“一代天才最后落得如此悲惨被动,是由于他不能摆脱封建生产方式带给他的深刻印痕。”李泽厚评价的对象最有可能是( )
A.孙中山 B.洪秀全
C.康有为 D.陈独秀
5.(2013•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月考)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你认为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