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正能量”原为物理术语,经过网络、报纸等媒体的传播,现在已成为社会的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一现象表明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网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 ③④
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引用俄罗斯谚语“大船必能航”和中国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形容不断发展的中俄关系。
2.上述经典谚语和诗句的运用,拉近了习主席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也体现了中俄文化异曲同工之处。这说明
①各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要尊重和认同各国文化
③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2013年5月25日,“与中国梦同行”2013阳光少年文化节在北京启动。本次文化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4.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代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文化创新就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013年6月23日10时07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上了新台阶。 回答5-6题
5.“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传统叫法,以“天宫”一号命名目标飞行器,引起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③海外华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
④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博大精深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神天之吻”的成功是航天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结晶。对上述两种精神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注入时代精神才能摒弃民族精神中的糟粕
②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日益丰富
③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失本色
④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与时俱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下列能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是
①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
②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都是用汉字记录的
③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A.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