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段电文( )
A.真实记录了当时历史事实
B.是后人的“伪造”史料
C.是研究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的珍贵材料
D.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说明记录者是从表面上看侵略者角度来说的,故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确是日军军机电报,故B项不正确;全民族抗战是在七七事变后,故C项不正确;从日军军机电报记录的时间,“双方冲突 ”等史实对于研究九一八事变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答案:D
2.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了这样一段史料:“万一北平被陷,则战与和以及不 战不和,与一面交涉一面反抗之国策须郑重考虑。对民众内部之态度,预备应战与决战之责任,愿由一身负之。”你认为此段史料所反映的史实最有可能发生在(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历史上北京改北平是1927~1949年之间,由此可根据材料中“北平”,排除A、B;根据材料中“战与和”“一面交涉一面反抗”等信息,属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因而排除D。
答案:C
3.1937年8月,中共洛川会议提出:“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一主张提出的直接背景应是( )
A.中国东北沦陷,日军进逼华北
B.西安事变爆发,逼蒋抗日成功
C.日本全面侵华,国共趋向合作
D.敌后战场壮大,中日战略相持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提示,应该是在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后,符合要求的只有C项。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