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中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 ( )
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保守思想阻碍先进技术传播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2、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教颓。”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根本特点是( )
A.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需要商贸活动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生产和生活具有极大的自给自足性 D.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结合
3、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 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 ,其中最恰当的是( )
A.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
4、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行业
|
矿冶业
|
机器业
|
纺织业
|
食品工业
|
其他工业
|
数量(家)
|
72
|
3
|
?
|
100
|
153
|
A.2 B.31 C.73 D.193
5、郑观应在《商务叹》中写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他感慨的是( )
A.民族工业的成就显著 B.外商企业的敲诈勒索
C.官僚资本的势力庞大 D.洋务企业的困难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