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 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 百姓皆重商轻农 D.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2.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所反映的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不同的是
A.“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B.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C.“重租税以困辱之” D.“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3.“……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
A.四川都江堰 B.扬州古运河
C.关中郑国渠 D.河北赵州桥
4.右图截取自一幅古代名画,描绘的是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业繁荣的情形。你认为,这一经济现象最早产生于
A.春秋
B.秦汉
C.唐朝
D.北宋
5.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