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 命题人:李向辉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一、选择题(60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全国高速公路免收七座以下小型车过路费,这激起更多的人旅游的热情。通过游览历史文物古迹、博物馆等,人们可以更多了解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这表明
A.文化在传承中向前发展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活动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2.儒学在17和18世纪的法国导致了“精神的革命”,“使得整个西方世界逐渐地再次朝向了东方,走向了民主”,伏尔泰竟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更做诗赞美:“孔子,真理的解释者,他使世人不惑,开发了人心,他说圣人之道……”材料表明
①儒家文化曾在世界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 精神世界,决定人的发展
③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对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巨大影响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C.文化素养是在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培养起来的
D.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