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 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 原始农业的出现 D. 全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2. 《礼记》有“天下为籍千亩”、“天下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记》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
3.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 )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下列生产工具中,符合史书记载的是 ( )
A. 耒耜 B.翻车 C.筒车 D.都江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