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高考题中比较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和×的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等。
【思维建模】
1.名词类比较其基本思维模式
首先搞清名词的含义,包括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如: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含义不同。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的结构特点,农业地域类型则侧重于农业的区域发展特点。农业类型最常见的有: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农业地域类型是某个历史阶段某区域农业发展状况,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热带地区的原始迁移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现代混合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等。
2.区域特征类比较其基本思维模式
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选择性地列举比较。这类试题重在分析,次在比较。所以,区域的综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的综合分析主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进行。主要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