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3届高三新课改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1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方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第1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有着赏雾的传统,在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雾是重要的审美意向。神秘、迷离、缥缈、空寂,雾的美妙难以描摹却令人神往。可不知从何时起,美好而纯净的雾,离我们却越来越远,再难寻觅,取而代之的,变成了“雾霾”、“灰霾”。那么我们常说的“雾都’’中笼罩的究竟是雾还是霾?从2011年底开始,一直被公众热议的PM2.5和雾霾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这种解释较为生涩,雾还有一种充满诗意的形象解读:“云是飘在天上的雾,雾是落在地上的云。”雾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它们的形成都需要相同的条件:一是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二是空气中有凝结核。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核结合在一起,或者水分子本身相互黏结形成水滴或冰晶,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雾具有天气指示的意义,往往与特定的天气系统相联系,从古对今都流传着许多有关雾与天气的谚语,比方说“十雾九晴”、“雾得开,三天晴,雾不开,冷死人”、“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