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2. 中国秦朝因长城和兵马俑而名满世界,这些举世闻名的工程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是( )。
A.繁多的赋税 B.沉重的徭役 C.苛刻的兵役 D.土地兼并
3.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4. 下列对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B.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
5. 在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影视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大作坊里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这种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是( )。
A.官营手工业 B.田庄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个体小企业
6.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