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夫“蛮夷羌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通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上述材料体现作者的思想主张是( )
A.贵中华贱夷狄观念彻底改变
B.天朝上国盲目自大
C.清醒认识西方科技先进之处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解析:选C。A项错在“彻底”;B项错在“盲目自大”;D项错在“全面”。
2.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
A.强国御辱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科学理性
解析:选A。从“引西救儒”至“西儒对立”,都是在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发生的,都是知识分子探索“强国御辱”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