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解析:选B。孟子本身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而A、D两项都是儒家学派的主张,故不可能成为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法家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虽强调法律面前官民平等,但本质上是要建立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维护封建等级秩序;而墨家代表的是平民的利益,故墨家的“兼爱”等思想与孟子的封建等级思想相对立,故选B。
2.(2012·太原市调研)“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这一思想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时的(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选A。题干材料中反复强调“仁”,反对“不仁”,反对严刑峻法,体现的是先秦儒家的思想,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