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题角度猜想: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并指出,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努力保持与发达国家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全面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继续推进自贸区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加强与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在多哈回合谈判、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一个国家的对外交往,是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反映,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理清中外交流的基本史实,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反思中外交流对于文明演进的影响,树立积极开放、互利共赢的外交意识,是备考的重点。
二、知识储备摘要:
1.中国古代的开放与封闭
(1)汉唐宋元时期的开放。原因:主要是国力强盛、科技先进、文化领先、交通发达。特征:汉代主要是单向,即以中国输出为主,输出商品以丝绸为主,从交通上看以 为主,即所谓的 。唐代则兼收并蓄双向交流,从商品、技术、文化上,都有交流,从交通上来看,呈现 并举的特点。宋元主要是商贸,同时伴有四大发明中的 、 、 完成外传。交通线以中唐为节点,有一个从 向海上转变,这种转变也同时伴随着中国古代 中心的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