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长达三年之久,历经“三 大战役”: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和儒法之争。其中儒法之争的焦点是( )
A. 有为与无为 B. 德治与法治 C. 世袭与尚贤 D. 仁爱与兼爱
2.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由此可见,西周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 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要表达的意思是( )
A. 理学缺乏具有创新性的观念 B. 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C. 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 理学阻碍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