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什么( )
A .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中央集权制
2.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四川、西藏
3.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今天它仍然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5. 清代西康地区局势复杂,土司与高级僧侣当政,威胁中央,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而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
A.实行土司制度 B.实行改土归流 C.设立军机处 D.建立行省
6.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7. 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