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时间:45分钟 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0×4=40分)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据此完成第1题。
1.材料中直接反映出的自然灾害特点有( )
①危害的严重性 ②发生时间上的突发性 ③发生频率的区域性 ④具有连锁发生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淮河流域,该区多发洪涝,此次洪涝造成4.6万人搬迁、大面积受灾的严重后果,但未呈现出洪水对相关灾害的诱发。
答案 A
2.地震发生后,自救与互救是不可缺少的救生措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建筑物的倒塌,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解析 当人埋在废墟下时,要尽量减少体力消耗,以等待救援,因而不能尽力呼救,以免过分消耗体力。
答案 C
3.图中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