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针对训练历史: 第6单元 第1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版必修1)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岳麓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38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7/31 14:11:3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针对训练1:(2009年广东单科)《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解析】B。陕甘宁边区是1937年建立的,故A、C错。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依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及1984年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故D错。从材料可以得知,早在陕甘宁边区时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部分地区就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说明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故选B。
[备选题] (2011年江苏百校样本分析)“比较”是历史 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宪法或宪
法性文件
产生的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
或评价
《共同纲领》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
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
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