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2•福州质检)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B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硝酸
C 证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向AlCl3溶液中投入镁条
D 证明H2CO3酸性比HClO强 将CO2通入Ca(ClO)2溶液中
解析: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应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A选项错误;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应通入氢气加热还原,B选项错误;可以通过镁和铝分别和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选项错误;将CO2通入Ca(ClO)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此实验可以证明H2CO3酸性比HClO强,D选项正确。
答案:D
2.(2011•湛江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或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可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
B.向碘水中加入苯或酒精,均可从碘水中萃取碘
C.向AgCl沉淀中滴加少量KI溶液,可说明Ksp(AgCl)<Ksp(AgI)
D.某溶液用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SO2-4
解析:A项中氯化铵在试管底部分解生成NH3和HCl,在试管口或导管内两者又反应生成氯化铵,不正确。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碘水的萃取剂,B不正确。C项中生成溶解度更小的AgI,说明Ksp(AgCl)>Ksp(AgI)。
答案:D
3.(2012•杭州质检)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
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B.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铝热剂中一定不含铁的氧化物
C.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D.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乙醇和乙酸
解析:溴蒸气、二氧化氮均具有强氧化性,均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无法区别;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后因发生反应:Al+3Fe3+===3Fe2++Al3+,再滴加KSCN溶液,不会出现血红色,所以此方法不能检验铝热剂中是否含铁的氧化物;氯水有强氧化性,能使pH试纸退色,所以用pH试纸不能测量氯水的pH值;乙酸能与Cu(OH)2反应,故可根据沉淀是否溶解鉴别乙醇和乙酸。
答案:D
4.下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过滤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B.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Na2CO3溶液
C.向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
D.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来证明钠的金属性比铜强
解析:胶体和溶液都能够透过滤纸,A错;HNO3能够将SO2-3氧化为SO2-4带来干扰,也可能有Ag+的干扰,C错;Na非常活泼,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与水剧烈反应,不能置换出Cu。
答案:B
5.“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①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加热时,②、③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
D.四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解析:A选项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不好,A选项错误;加热时,②溶液中氨气挥发出来,溶液变无色,③液中二氧化硫挥发出来,溶液变红,冷却后②中氨气又溶于溶液中,溶液变红色,③中二氧化硫溶于品红溶液中,溶液退色,B选项错误;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转化是可逆反应,加热利于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动,降温有利于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C选项正确;四个封管实验中只有④为可逆反应,D选项错误。
答案:C
6.(2011•广东六校联考)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退色 该气体中含有SO2
B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后,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再将上层液体从下端管口放出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
D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解析:湿润的Cl2也能使品红溶液退色,A项错误;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产生S沉淀,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中c(H+)不同,化学反应速率不同,是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项错误,分液时为了防止上下两层液体重新混杂,应采用“下流上倒”进行实验操作,C项错误;KSCN只能与Fe3+发生显色(血红色)反应,加入氧化剂后方能显色的离子一定是
Fe2+,D项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