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考纲再读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及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2.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3.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4.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主干知识整合
1、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时要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电解质必须是本身电离,而不是与水反应后的产物易电离,如: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电解质的强弱是指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电解质越强,在水中就越完全电离,反之就越难电离。只有在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的强(即导电性对比实验)。
2、“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与“自由H+与OH-恰好中和”酸碱性判断方法:
(1)、酸、碱恰好反应(现金+存款相等):恰好生成盐和水,看盐的水解判断溶液酸碱性。(无水解,呈中性)
(2)、自由H+与OH-恰好中和,生成盐和水,结果是弱者大量剩余,溶液显示弱者的性质。
3、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