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5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高考模拟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15 K
    上传用户虾米
  • 更新时间2025/5/19 19:33:3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惜别

唐 姚合

酒阑歌罢更迟留,携手思量凭翠楼。

桃李容华犹叹月,风流才器亦悲秋。

光阴不觉朝昏过,歧路无穷早晚休。

似把剪刀裁别恨,两人分得一般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题目“惜别”,以“迟留”“携手”等动作表现出了惜别之意。

B.颔联化用“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表达了对佳人的喜爱之情。

C.颈联中的“歧路“与王勃诗句“无为在歧路”中的“歧路”意思一样。

D.依依惜别、忧郁悲愁是古代送别诗中常见的情感主题,本诗也是如此。

15.本诗尾联与李煜《相见欢》中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6分)

14.3分)B【解析】“喜爱之情”说法错误,颔联说佳人叹月、才子悲秋,表现光阴易逝、世事频更、人生无常的悲秋感慨,从而生发出惜别之意。

15.6分)参考答案:

①“别恨”本为抽象的情感,姚合将之当做具体事物来写,认为可以剪裁、平分。(2分)②“离愁”也是抽象的情感,而李煜将至视为可供剪裁和清理的丝线一样的具体事物。(2分)③二人在写愁时都用拟物手法,化抽象为具体,表达了离愁别绪,构思新奇,富有感染力。(2分)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