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文明古国,智慧人民,灿烂文化。古代的陶瓷文化、冶金文化、古代的本草医药和炼丹术、古代的酿酒制醋、四大发明等构成了我国丰富的古代化学史。
1.从“物质”的角度考查
根据我国古代典籍、科技成果等素材分析物质的性质,判断是哪种物质。如“有硇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硇水”指的是硝酸;“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鼻冲水”指的是氨水。
2.从“变化”的角度考查
根据古代典籍、古诗词等素材分析化学反应,判断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如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如“烈火焚烧若等闲”,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碳酸钙的分解;“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题组一 传统文化中关于“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中国是瓷器的故乡,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下列关于陶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品质的白瓷晶莹剔透,属于纯净物
B.瓷器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因此陶瓷属于金属材料
C.氮化硅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窑变”是高温条件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颜色变化
答案 D
解析 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错误;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