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1.认识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亡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认识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亡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考点定位
考点定位 1.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内容、结果、原因及意义。2.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口号、意义。3.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4.《辛丑条约》的内容、危害。
 1.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内容、结果、原因及意义。2.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口号、意义。3.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4.《辛丑条约》的内容、危害。
主题一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 政治背景 | 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 经济基础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 
        
            | 思想基础 | 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 
    
 
 
(2)过程
    
        
            | 序幕 | 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 
        
            | 开始 |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 | 
        
            | 结束 |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临朝训政;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 
    
 
 
(3)失败原因
①客观上:守旧势力强大。
②主观上:维新派力量弱小,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4)影响
    
        
            | 政治 |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 
        
            | 经济 |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 思想 | 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 
    
 
 
(5)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选必1,P24)
 思维点拨
思维点拨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异同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异同
(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富国强兵;都注重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2)不同点: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洋务派无此主张。所代表阶级利益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