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 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编辑
【苏教版】(新教材)高中专题6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__糖类油脂蛋白质专题总结探究课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3(化学)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苏教版(新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化学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389 K
    上传用户baibai9088
  • 更新时间2024/5/27 11:04:0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项目任务 利用皂化反应制造肥皂、洗涤剂的去污原理

【项目情境】

在酸、碱等催化剂的作用下,油脂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例如,油脂在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中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盐常用于生产肥皂,所以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盐。它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NaRCOO,在RCOO原子团中,极性的—COO部分易溶于水,叫作亲水基,而非极性的烃基—R部分易溶于油,叫作憎水基,具有亲油性。当肥皂与油污相接触时,亲水基的一端溶于水中,而憎水基的一端则溶于油污中。由于肥皂既有亲水性又有亲油性,这就把原来互不相溶的水和油结合起来,使附着在织物表面的油污易被润湿,进而与织物逐步松开。 同时,由于搓洗作用,油污就更易脱离织物而分散成细小的油滴进入肥皂液中,形成乳浊液,这时,肥皂中的憎水烃基就插入到搓洗下来的油滴颗粒里,而亲水的—COO部分则伸向水中,由于油滴颗粒被一层亲水基团包围而不能彼此结合,因此,经水漂洗后就可达到去污的目的。

素养解读

通过项目任务的探究学习,掌握肥皂的制作(油脂的皂化反应),了解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的去污原理,初步养成尊重事实和证据,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绿色化学思想。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