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 、概括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我和金工在返回时,发现不知道路了便“乱闯”“闯来闯去”,说明二人极不沉着,心理素质极端不好。
B.作者把自己和金工在太阳下的缓慢移动比喻为小甲虫,极其形象地表现了高原的宽广、死寂与人的渺小、无奈。
C.我和金工重新将驼骨埋好,是怕驼峰里的水浪费了,想让它再滋养一些野草。
D.我们之所以能憋着一口气走到红山河机务站,主要是从野草的身上获得了信仰的威严,获取 了心灵的力量。
E.文末说野草“经由我们俩由野草变成了精神意义上的圣草”,野草本就是野草,与人并没有联系,作者却说“经由我们俩”变成什么,比较牵强。
【解析】 A项,原文没有“极端”之意;C项,应是“目睹了高原的神秘生命而欣慰”而产生的行动;E项,原文是就精神层面而言的,并不牵强。
【答案】 BD
2.文章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答案】 ①走的感觉对比:挖草前“惶恐和烦躁便袭上心头,让我感到头疼胸闷,身体似乎快要炸裂了”,惶恐;挖草后“憋着一口气走到红山河机务站” ,充满信心。②挖与埋对比:因为坚信有水,“我便像强盗一样将手伸进沙子挖了起来”,急躁;“骆驼的骨架又被埋入了高原”,因神秘的生命而欣慰,沉稳。(言之有理即可)
3.文章说“那不是野草”,纵观全文,“野草”在作者的心中具有怎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