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和”与“同”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是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的单一体。
B.“和”体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
C.周的统治者“去同而取和”,一味地追求“和”而抛弃“同”,这是周衰败和灭亡的主要原因。
D.“和”能够使这个共同体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而“同”会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
【解析】 周统治者是“去和而取同”,一味追求“同”而抛弃“和”。
【答案】 C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和实生物”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
B.“和同之辨”体现了中国哲学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
C.晏婴的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体现了儒家所谓的“中庸”思想。
D.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解析】 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应是“和”或和谐理念。
【答案】 D
3.“和”的理念包含哪些内涵?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