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自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要求“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第三次分配( )
①旨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是对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能够弥补市场缺陷
③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
④有利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自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第三次分配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有利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③④符合题意;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是第三次分配的目的,排除①;第三次分配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不是对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②错误。故选D。
2.某村引进某公司,用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同时,不愿流转土地的村民在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自主种植中药材,再由合作社保底价格回购。依托这一产业项目,该村摸索出了“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分红得股金、产业发展得现金、就业务工得薪金、政策奖补得奖金”相结合的“五金”助农模式,实现了贫困户脱贫。该村的脱贫得益于( )
①推动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②探索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增加农民收入 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创新按劳分配的对象,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该村的脱贫得益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探索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增加农民收入,②③符合题意;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而不是承包权的有序流转,①说法错误;“五金”助农模式创新了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而不是创新了按劳分配的对象,④说法错误。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