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1.(2020·河南新乡二模)1954年6月至9月,中国有组织地开展了宪法草案讨论和宣传。据统计,许多地区的参与者超过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地方甚至超过90%,共收到118万多条意见、建议和问题。这一活动( )
A.保证了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B.增强了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
C.标志着社会主义时代的到来
D.反映了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
解析:选B。据材料“许多地区的参与者超过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地方甚至超过90%,共收到118万多条意见、建议和问题”可知,宪法草案的讨论和宣传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参政意识,故选B项。该活动不能保证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排除A项;社会主义时代到来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C项;1954年宪法并没有反映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排除D项。
2.(2021·安徽皖江名校联盟)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的制定曾三次起草和命名,第一次是在1948年10月提出,叫《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1949年8月,中共提出第二次草案初稿,题目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第三次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