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甲骨卜辞 ( )
A.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
B.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C.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
D.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可知,甲骨卜辞“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对后世几千年的天人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即甲骨卜辞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故选D项。甲骨文对历史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但“真实状况”的表述不当,排除A项;材料强调早期自然崇拜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但甲骨卜辞并不会促进自然与人和谐发展,排除B项;材料信息强调甲骨卜辞对后世文化的影响,而非对政治文明的影响,排除C项。
2.韩非子之学出于荀子,源于儒家,而成为法家,又推究老子思想,归本于道家,其最高理想为“君无为,法无不为”。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