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素养落实(十四)
1.《汉官仪》记载:“春三月、秋九月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太学学生。”汉顺帝使明识礼乐的宋登“持节临太学,奏定典律”。这反映了( )
A.太学注重培养社会实用人才
B.太学是议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场所
C.太学承担了礼仪教化的职能
D.太学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C [由材料“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太学学生”可知,太学承担了礼仪教化的基本职能,故C项正确;材料未说明太学注重培养实用人才,故A项错误;太学是教育场所,不是议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场所,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太学对民间积极向学风气的影响,故D项错误。]
2.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