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从“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泊岳阳城下》)看,他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杜甫曾两次登岳阳楼,这首诗所记当是第一次,时间大约是到达岳阳之初;另一次是跟岳州太守一同去的,也写了诗,诗题是《陪裴使君登岳阳楼》,从诗中“春泥百草生”句看,时间是第二年春天,因系应酬之作。面对烟波浩渺、广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漂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悲伤感慨。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阔大相表里,故虽悲伤但不消沉,虽沉郁但不压抑。
3.相关知识
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水光楼影,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它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中唐李白赋诗后,始称“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