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背景解读
公元前3世纪末期,中国出现了统一的大帝国——秦,北方也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匈奴,南北对峙,战争不断。由于秦末农民起义,汉族统治者无暇顾及民族战争。汉初以来,匈奴领袖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余万,东败东胡,北败丁零,西逐大月氏,使“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不断南侵。汉高祖刘邦率部亲征,却在公元前202年被匈奴在白登围困七天七夜。武帝时,汉朝凭借雄厚的国力,屡对匈奴用兵,经过几次大战役,匈奴力量减弱,汉朝北方农业区所受威胁解除,到汉武帝统治后期,匈汉间虽还有战争,但规模已远不如以前。由于汉朝国力强盛,早先的和亲政策改为恩威兼施,遂有派使节以示亲善之举,在表面修好的背后,其实质是乘机窥探对方的虚实,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
3.相关知识
断代史是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始创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二十五史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都属于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虽包举数朝,仍属断代史范围。编年体、典志体和纪事本末体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断代史。
4.文化常识
【北海】 在匈奴北境,即现在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例如: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奉车】 奉车都尉,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例如: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
【宦骑】 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例如: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